English

“寂寞奖”

静夜思
2000-01-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我曾于青年时代爱读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狄更斯、杰克·伦敦的小说。特别是已故著名翻译家,近代闻名于世的我国侨居海外的钢琴演奏家傅聪的父亲傅雷所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三巨人传》(即《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对我之艺术生涯影响最大。傅雷先生有意将上面孟子的一段训词放在《贝多芬传》的扉页,令每一位读者在未读之前,就有一次精神上的震撼。

当前,精神文化受到多方面的冲击,经济大潮的洪流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社会的每个领域都无不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今天的年轻人读了上面孟子的这段话,其感受恐怕要比我们这一代过了时的儒者,要大大地打个折扣了。也可能有人会无动于衷。就我身边的一些年轻人来说,不少人原是美院的高材生,现今多数都下海经商或者是半经商了。

1999年夏初,因受邀去宁波参加已故大书法家沙孟海家乡的一个书画活动,在风光明丽的东钱湖畔某酒家下榻,东道主为发展东钱湖景区的旅游业,意识到了文化精神的重要。尽管东钱湖比杭州西子湖要大4倍,但杭州毕竟是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极为丰富的一座旅游名城。现在有更多的事业家已意识到文化内涵对现代化的宝贵贡献,可惜很多名垂千古的文化古迹终非一日之寒啊!

在去奉化参观后,有幸于溪口拜会了已故大山水画家黄宾虹的入室弟子王康乐老先生。93岁高龄的王康乐老先生气宇不凡,鹤发童颜,思路敏捷,行动轻灵,相当健谈。其老伴与之同龄,也很健康。王老多年来一直深居上海,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他最喜的一首禅诗是“隐者避人如避虎,粗衣素食甘自苦,一生不识持门户,眼底黄金视粪土。”王老一生默默耕耘,直到晚年才在画坛初露光芒,真可谓是大器晚成。溪口当局为王老在家乡建了一座几千平方的“王康乐艺术馆”,且作为溪口旅游景点之一,并于馆内草坪立了一尊王老提笔作画的大半身青铜雕像。艺术馆坐落在青山绿水前,翠竹环抱,我们在楼上宽敞的画室中作画,四周葱郁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中国画家历来之有大成者,多数是大器晚成。由于中国绘画的特点是必须有千锤百炼的笔墨功夫,方能体现出传统艺术的巨大魅力。故画坛曾流传“六十没有齐白石,七十没有黄宾虹,八十没有朱屺瞻”。意即假如齐白石六十岁前不在了,中国画坛就不会有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黄宾虹最好的画大多是在他老人家89岁—91岁之间创作的,其艺术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曾画了足有三担的画稿,画上不落一字,更不写任何落款,纯为磨炼艺术使之日后能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这需要多么坚强的甘于长期耐得住寂寞的大无畏者才能做到,不视功名为蔽屣者岂能做得到?据说黄宾虹的弟子看到老师甘于贫寒,一件旧袍穿了多少年,有一次劝老师拿出几件作品来与张大千、徐悲鸿等大师一起展出,或许可卖出一些改善生活,黄老只是笑笑,说自己的画太黑,没人喜欢。弟子们还是说服了黄老拿出4件近作去展览,结果展场上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画多数都贴了红条,展览结束后,黄宾虹的4幅山水却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可是今天,黄宾虹的画却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们的瞩目,他的艺术已为更多的有识之士视为珍宝。假若黄宾虹不甘寂寞、沽名钓誉,那今天画坛也绝无黄宾虹的艺术存在,黄宾虹的数千幅无落款的遗作今天大部分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一笔巨大财富。

王康乐老先生的画比其师黄老墨色更加浓重,他在黄宾虹的路子上又迈出了一步,晚年还创作了不少大幅山水。整个艺术馆的二楼全部排满了他多年来的精品,令人目不暇接,观之不能不令人叹服。

6月下旬,我从宁波到了成都,成都美术馆馆长杨守年介绍我去拜会了被称之为“成都大侠”的著名花鸟画家谭昌倍老先生。谭老也深居在成都近郊一座大宅院内。宅内有荷花池、自己的画廊,宅后有一个养着孔雀及雉类禽鸟的小动物园,这些鸟类都是谭老朝夕要描绘的“模特儿”。谭老习惯于每天清晨即开始作画,他主动为我及我们一行三人都即兴挥毫赠画一幅。午餐后,谭老领我们去了他宅旁另一幢建筑,约有二百多平方的楼房,他说这房子是他用来为到四川采风写生的过路画家或朋友们吃住作画用,提供饱食起居各种条件,谁想住多久都可以。楼中有一很大的画室,那特大的画案足可画丈二或丈六的大画。谭老靠在画案旁不无沉思地对我们说,他为之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却至今未有一人能住满一个月的,年轻画家们来得是不少,一开始还可以,但过不了几天就开始耐不住寂寞了,天天不是打电话,就是和情人约会,或每天人来人往闲不住。谭老说谁要是能画上一个月的,我颁他一个“寂寞奖”。谭老遗憾地叹道,这么久都没有一个画家肯得我的“寂寞奖”。难怪外面的画真正值得一看的实在是太少了,谁都不甘寂寞,被物欲的现实牢牢地箍住了,被名利征服了。

1999秋日于水木清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